电解铜价格的每一次波动,都牵动着全球制造业的神经,成为观察世界经济冷暖的微妙温度计。
2025年以来,电解铜价格在72073元/吨至82725元/吨的区间内震荡1。这种高位震荡格局的背后,是全球供需基本面和宏观政策预期多重因素的综合博弈。
01 供需紧平衡,矿端扰动不断
电解铜市场正经历典型的供需再平衡过程。2025年上半年,全球精炼铜产量同比增长3.6%,但消费量增长达4.8%。
供应端挑战尤为突出。全球矿端扰动频发:紫金矿业旗下卡莫阿-卡库拉铜矿因淹井事件年产量指引下调约15万吨;巴拿马科布雷铜矿仍然复产无期。
铜精矿加工费(TC/RC)持续走低,一度跌至-15美元/吨的历史极值,挤压冶炼厂利润,部分企业被迫减产或延长检修计划。
02 宏观政策与金融属性的双重影响
电解铜的金融属性在今年表现尤为明显。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剧烈波动,特朗普曾表示将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铜征收50%的新关税。
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同样关键。市场预期美联储下半年可能降息,若降息节奏符合预期,铜价或获得宏观层面的支撑1。中美货币政策同步宽松的预期,为铜价提供了上行动力。
03 区域分化与市场扭曲
全球铜市场呈现明显区域分化。美国COMEX铜库存一度攀升至约24.7万吨,创历史新高。
中国需求增长强劲,2025年上半年消费增长7.5%,占全球份额高达58%
2。然而,国内
电解铜库存自2024年中以来持续下跌,跌幅一度超过73%。
贸易流的变化加剧了市场扭曲。美国关税政策导致前期大量电解铜涌入美国,但随着进口窗口关闭,市场正进入被动去库阶段。
04 未来展望:震荡上行中的不确定性
中长期看,铜价或仍保持震荡上行趋势。机构预测,下半年沪铜价格主要运行区间在77000元/吨至85000元/吨。
供需基本面依然偏紧。全球头部矿企产量增速明显放缓,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不足1%。而需求端仍存在结构性增量,特别是新能源领域,如每辆新能源汽车的用铜量比传统油车多出35公斤左右。
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美联储利率政策、中国经济数据以及铜精矿自身的供给紧张程度。这些因素将共同决定电解铜价格的最终走向。
电解铜价格的高位震荡生动诠释了其作为宏观经济“风向标” 的角色。在全球供需博弈与宏观政策预期的双重作用下,这种“银色金属”的波动仍将继续,为观察全球经济冷暖提供重要窗口。